輕熟女移車變骨折?!原來是骨鬆惹禍

健康領航站

搜尋

健康領航~骨折治療【骨力強】

相關報導

輕熟女移車變骨折?!原來是骨鬆惹禍

【亞東醫院骨鬆與骨腫瘤科 吳凱文 主任】

        一名40歲出頭女性騎機車外出,移車時,沒想到才稍微使個力,腰椎竟「啪」的一聲當場骨折,劇烈疼痛讓她痛不欲生,就醫時哀嚎連連的淒慘模樣,讓亞東醫院骨鬆與骨腫瘤科主任吳凱文印象深刻。醫療團隊發現,原來這名女子停經得早,加上家族遺傳,使得骨質疏鬆提前找上門。她經過兩三年復健治療,現已行動自如。但腰椎骨折的慘痛經驗讓她不敢大意,不只持續接受骨鬆藥物治療,還把家中姊姊妹妹都帶去就醫,及早治療,就怕骨折慘劇再現!

        吳凱文主任解釋,人體隨著年紀增長,骨本不斷流失,當骨頭被掏空到無法執行原本該有的支撐功能時,便為骨質疏鬆症。據統計,台灣約有三成的50歲以上族群患有骨質疏鬆症,而女性停經後,因雌激素減少,骨質流失速度更加快速,使得女性的骨鬆機率又比男性多出6至8倍,不可不慎。骨質疏鬆症可謂「隱形殺手」,剛開始,患者大多只覺身高縮水,並不易察覺;但隨著骨質流失到一定程度,骨頭卻可能碰到輕微外力就應聲斷裂,嚴重者,可能連咳嗽、搬東西都成了危險動作。

      「骨折最麻煩的並不是骨折本身」,吳凱文主任提醒,患者除了劇烈疼痛、行動不便外,嚴重骨折如髖部骨折,還得付出龐大經濟成本,一個髖部骨折病人的醫療花費平均高達20萬以上;更不用提長期臥床一旦發生感染、褥瘡等併發症,甚至會有生命危險。

       骨折代價之沈重不在話下,吳凱文主任更指出,因患者本身骨質不佳,加上輕忽骨鬆威脅等因素,都使得曾發生嚴重骨折的患者五年內再次骨折的比率高達30%,因此「初期目標是降低患者再次骨折的發生,更好就是預防勝於治療,連第一次的骨折都不要有,是最好的狀況。」預防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,除了從適度運動、曬太陽、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外等生活層面著手外,也可及早接受藥物治療。吳凱文主任表示,目前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,口服或注射劑型都有,使用頻率則從每日一次到一年一次不等,但儘管藥物選擇多元,患者服藥的穩定性才是關鍵。而如雙磷酸鹽類的藥物效果較持久,45歲以上的患者只需兩年注射一劑,65歲以上則是一年半注射一次,可長時間保護骨質,使用上相對方便。

        吳凱文主任不忘提到,藥物難免會有副作用,如雙磷酸鹽類較常見的,就是感冒般的肌肉或關節痠痛,有些人還可能輕微發燒,但比例並不高,多數只要多喝水、或服用普通陣痛解熱錠即可緩解,提醒患者不必過於憂心,要規律接受藥物治療、每兩年接受一次骨密度檢測,確保骨骼健康。

【原文出處:https://news.ebc.net.tw/News/living/174033】